i江油
https://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sctvcloud.jiangyou
https://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sctvcloud.jiangyou
立即下载
{"id":"1793893268008779778","tenant":"YTA3ODE=","groupId":""}
展科技者风采|唐年军:潜心种植江油道地附子,开出乡村振兴“致富良方”
江油市融媒体中心 2024-05-24 14:34:19

在江油市古柏村,一片片绿油油的田地里附子叶子随风飘摇,村民们正忙碌地整理附子枝芽,一幅生机勃勃的劳作图景正徐徐展开。江油附子种植背后,有这样一位不忘初心,潜心种植中药材,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雁”,他就是江油市中药材种植协会会长唐年军。

江油附子种植历史长达1300多年,但多是小农、小户种植。唐年军虽然一直在外打工,但时时牵挂着老家的江油附子种植,所以在1998年他毅然决然地回到江油接过父辈们手中的附子种植技术与工具开始江油道地附子种植。


江油市中药材种植协会会长 唐年军说:江油附子具有独特性,前些年外省附子对江油附子冲击较大,我又想打出我们江油的特色品牌,所以一直坚持种植附子。特别是我看我们村劳动力过剩,他们又没有收入来源,所以我就想通过建立附子种植基地,传授他们种植技术,并让他们来我们基地务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附子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唐翠云告诉记者,附子基地建成之后,在这里打工,收入还是可以。往几年在外省打工,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在这儿打工,离家近,隔一段时间也可以回去。

唐年军回来后,扎根附子基地,从附子传统栽培上进行系列改进,从翻厢施肥到耕前施肥,从传统漫灌到精确管灌,从二次修根转为一次修根,一直致力于传统道地附子的古法炮制技术研究。目前,唐年军的附子种植基地种植了约100余亩的江油附子,产量达15万斤。

周边的村民们看到种植基地的江油附子长势越来越好,也积极的参与上了江油附子的种植。 据了解,目前附子基地周边种植农户高达到500余户,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左右。

古柏村村民谢洪明说,以前我家有三亩多田,全部种的是粮食,但是种粮食收益不高。唐老师叫我们栽附子、种药材,非常细心地教我们种植附子的技术,我们现在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

振兴江油道地附子,摆脱江油附子真假难辨的危机,唐年军成功申请了江油市地里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取得“河西父子”品牌,按照“恢复传统市场,开发新兴市场”的思路,以传统古法对附子进行生产加工,同时开展附子药食同源应用研究,附子粉外用杀菌、杀毒研究,附子叶茶研究,附子膏药应用研究,附子传统栽培模式实践研究等。

唐年军深耕“药材好,药才好”价值理念,扎根田间地头,用科技和创新带领群众致富增收,开出乡村振兴“致富良方”。

“在种植方面,我们与成都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农业科学院等进行了合作,成功的引进了中附一号、中附二号、成附一号等新品种,产量由过去的每亩一千斤提升到现在的一千五百斤。我们还与中国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专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对江油附子的病害进行了防治,大大的提升了江油附子的产品质量。下一步,我们将与更多的专家团队、科研院校合作,培育更多的附子新品种,来带动周边的附农种植,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收益。江油市中药材种植协会会长 唐年军说。


江油市融媒体中心 顾绮(实习)

相关推荐
    全部评论
      点赞

      评论